彌勒菩薩(梵文:Maitreya),意譯為慈氏,曾音譯為梅呾利耶、梅怛儷藥,佛教八大菩薩之一,大乘佛教經典中又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。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,其龐大思想體係由無著、世親菩薩闡釋弘揚,深受中國佛教大師道安和玄奘的推崇,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,常被尊稱為彌勒佛。
身世傳說
據說彌勒出身於南天竺婆羅門家庭,是釋迦牟尼的弟子,常修行菩薩道,現住兜率天兜率內院修行、說法,等待將來到人間成佛。
彌勒的梵文Maitreya是一個很常見的婆羅門姓氏,字根源自梵文的Maitrī,意為慈愛。玄奘到印度求學時,見到梵文原本,所以譯為梅呾利耶。但在玄奘之前,後漢及三國時期的早期譯經家,見到的佛經是由西域輾轉得到,吐火羅文的Metrak,故譯為彌勒。
在佛教史上,彌勒的傳說起源甚早,很可能在第一次結集後、第二次結集前就已經出現,說一切有部將他編入《中阿含經》,分別說部將他編入《長阿含經》。彌勒是釋尊時代一位來自南方的青年門徒,這是各個部派皆認可的事實。在南傳小部經〈波羅延品〉中,帝須彌勒(Tissa-metteyya)與阿耆多(Ajita,又譯為阿逸多)是佛陀的兩位弟子,漢譯《雜阿含經》中相同。《中阿含經》說他們兩位,一位發願成佛,一位發願成轉輪聖王。但在大乘經典中,彌勒是姓,阿逸多是名,與上座部的傳說不同,可能是來自大眾部的傳說。
彌勒淨土
據佛經記載,彌勒在兜率天的壽命是四千歲,相當於人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,之後將會降生人間,出家修道,覺悟成佛。並將於龍華菩提樹下舉行三次傳法盛會(又稱龍華三會),分別度化九十六、九十四、九十二億眾生,令他們開法眼智,證阿羅漢果,脫離生死輪迴。彌勒菩薩降世的預言,在佛教各派別的經典中均有描述。